产品价格咨询热线13938410295
时间: 2024-12-01 04:56:39 | 作者: 破碎机系列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材料专业办学20周年庆祝活动暨绿色低碳土木工程材料论坛在京顺利召开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建材学科负责人,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宋少民为毕业学生再上一堂课并寄语: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材料专业办学20周年庆祝活动暨绿色低碳土木工程材料论坛由北京建筑大学主办,北京榆构有限公司、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现场嘉宾满座,群贤毕至,大家一同回顾并见证北京建筑大学建筑材料专业20载风雨历程与发展成就,一同探讨土木工程材料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方向、新路径、新思路。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别副会长王肇嘉,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大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邢锋,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冷发光,东南大学教授张云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化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倪文等领导嘉宾,和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200余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主持。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大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邢锋,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别副会长王肇嘉先后开幕式致辞。
张大玉在致辞中指出,自材料工程系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建筑材料人才,如今慢慢的变成了北京建筑大学最具活力与影响力的系部之一。张大玉表示,在宋少民教授的带领下,高品质砂石骨料团队重新构建了砂石骨料的新技术体系,确立了学校在砂石领域的全国学术与技术领军地位;在陈家珑教授的带领下,组建的住建部建筑资源化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了20余项国家级课题、50余项北京市重大科研课题,系列成果有效解决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理念不先进、管理不联动、技术不系统”的系列“卡脖子”难题;李崇智教授和王琴教授领衔的功能性外加剂和防水材料团队,着力攻关高性能混凝土与建筑防水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在全国众多公司实现转化,有效实践了学校”立足北京,对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发展定位。
邢锋在致辞时指出,20年来,北京建筑大学材料工程系始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建筑材料专业人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新材料研发、绿色建材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推动建筑材料学科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的建筑事业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是对过去20年辉煌成就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始终相信北京建筑大学材料工程系一定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筑材料专业人才,为推动建筑材料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胡幼奕在致辞中首先向大家表达最诚挚的敬意和祝贺!祝愿土木学院建材专业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胡幼奕在致辞中表示,在过去的20年中,土木工程建设对建设用砂石需求巨大,高峰时期砂石骨料的用量达到了200亿吨,同时我国为保护河道生态加大了对河道采砂的限制力度,机制砂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替代河砂,成为主力砂源,机制砂石骨料产业走进了现代化加工制造时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北京建筑大学材料系的老师们致力于高品质砂石骨料和尾矿、废石、建筑固废再生骨料的研究和人才教育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推动机制砂石骨料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中国砂石协会和北京建筑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的《建设用砂》《建设用卵石、碎石》两项国家标准于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砂石协会和北京建筑大学主持编制、修订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配合国家多个部委参与起草了多个行业发展指导意见,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很多标准、规范和指导意见在砂石骨料行业的发展历史上史无前例。
中国砂石协会和北京建筑大学联合开办的“全国砂石骨料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高级培训班”和“全国砂石骨料大赛”,已为我国砂石骨料行业累计培训和选拔技术与高级管理人员数百人,参加培训和大赛的学员陆续成长为企业的骨干,有的已成为企业领导人和高层管理人员。经过七八年的培育,这种模式已成为社团组织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助力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典范,培训班更是被誉为中国砂石骨料行业的“黄埔军校”。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各类现代化的建筑和工程建设项目需要更加多新型材料的应用,需要更多高科技设备和工艺的融合,需要不同的建筑风格反映社会背景和时代审美观念。归根结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十载育才著华章,博学创新展未来。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新人的重任,期望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再接再励,培养出更多新一代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行业生力军。也希望同学们珍惜当前美好时光,用心学习,学有所成,早日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工程建设项目现代化建设的竞技场上,挥洒汗水、拼搏创新,收获感动、成就梦想,为祖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王肇嘉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建筑大学材料工程系在人才教育培训、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二十年来,为行业培养了一批专业基础好、工程素质强,有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人才,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世界贡献了智慧和力量。王肇嘉表示,多年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全方位开展产业政策研究、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科技成果评价与推广、标准编制、会议会展、国际交流合作、职业教育培训、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同时,协会持续打造每年度的行业大会和展会,集中展示和传播混凝土材料、制品、装备、工程应用技术最新创新成果,已成为业内顶级规模、层次最高的行业交流盛会。在未来,协会将与北京建筑大学保持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为推动建筑材料学科的进步及中国建材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宋少民教授代表建材系发言。宋教授用“蓦然回首 我们的路 我们的思考 我们的前程”短短十几字深切回顾了建筑材料专业办学20年以来所走过的路、经历的风雨、品尝过的甜和体味过的苦。纸短情长,十几分钟的发言,道尽了宋教授对于材料工程系的深厚情谊。放眼未来,宋教授强调,材料工程系将继续立足建筑材料主阵地,以低碳、高性能材料为重点;坚持守住底线,引领学生爱学习、爱专业、爱人生;持续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和体系研究,全方面提升培养水平;着力提升教师实力和奉献的信念,加强团结合作。
邢锋院士作题为《滨海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了院士团队研究沿海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的最新进展。邢院士指出,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滨海区域的基本的建设量极大,但是滨海混凝土服役环境恶劣,劣化机理复杂,如何对混凝土进行防护设计,提升其耐久性是一大技术难点。在报告中院士详细的介绍了混凝土微胶囊自修复系统的研究背景、设计与制备方法、自修复机制等,以及团队基于混凝土微胶囊自修复系统研制的环氧树脂微胶囊、硫铝酸盐微胶囊等物理修复体系,氯离子调节与固化微胶囊、氢氧根离子调控微胶囊等化学修复体系及集束组装微胶囊、埋入式3D打印三维微管路等长效修复体系等,并表示基于微胶囊的自修复材料的研究将为滨海混凝土智能防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大会向长期支持建筑材料专业发展的专家颁发纪念牌,向建材专业老教师致敬献花,并邀请优秀校友代表发言。
会上,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榆构有限公司、《混凝土世界》杂志、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协议。
校方组织参会嘉宾和老师们参观了北京建筑大学建材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是材料工程系实验科研和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承载着无数学子的回忆及勤劳实验的汗水。通过参观建材实验室,大家切实感受到北京建筑大学高水平的实验设施,浓厚的实验氛围,并深切体会到建材的独特魅力。
学术报告环节共有四位行业专家、学者带来精彩深刻的专题报告,阐述他们对于新型、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的创新思考与深度见解,一同探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化建带来报告《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创新与前沿》。他首先分析了我国铁路现状及前沿方向,高铁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当前已领跑世界,且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更高速、极复杂、更绿色、更智能等内涵。他指出,混凝土作为高铁最主要的工程材料,是保障高铁工程百年耐久的基石,须满足稳定性很高、环保低碳、耐久性好等要求,因此高铁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研发至关重要。李化建详细的介绍了团队基于高铁混凝土的耐久长寿、绿色低碳及高韧可靠等创新发展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并细致阐述了各项研究的背景与目的、过程与思路,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效果等。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冷发光分享报告《现代混凝土及其高性能化技术和标准体系创新与应用》。他指出,为适应越来越宽泛的应用场景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混凝土性能需求日益提高,亟需高性能混凝土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技术,基于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现代混凝土及其高性能化技术和标准体系的研究。他介绍,该项目建立了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价、施工全过程的技术体系,创新和丰富了现代混凝土及其高性能化相关的试验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现代混凝土及其高性能化的绿色生产及施工措施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冷发光通过系列典型工程应用案例论述了该项目的应用成果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国际效益。
东南大学教授张云升作报告《先进土木工程材料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他围绕3D打印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改性石灰材料、超疏水材料、土木工程用修补材料、钢渣改良湿陷性黄土路基及橡胶集料混凝土等七种新型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设计与制备、标准制定、应用领域等方面内容做了细致地介绍与分享。张云升指出,近些年团队对于新型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来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团队也在试图将新型材料推广应用于更多、更广泛的工程中。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倪文作报告《多固废协同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与低碳发展》。他首先介绍了“尾矿制备绿色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该成果证明了水泥熟料可以被水淬高炉矿渣、钢渣、脱硫石膏、粉煤灰和尾矿微粉等多种固废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取代。他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多固废协同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怎么避免钢渣的应用对于混凝土性能的破坏、粉磨能耗高及安定性不良等问题,倪文详细展开论述,并分享了研究思路与解决办法。
会议最后,进行了优秀校友“面对面”座谈沙龙。周理安、黄天勇、王健、王思娅等作为优秀校友代表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职业发展和人生感悟,并就考研读博、工作规划方向等问题与台下的师弟师妹们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座谈沙龙环节由北京建筑大学校友刘主持。
高端访谈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宋少民:砂石生产线能够干法生产的,尽量采用干法生产
重磅 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用砂》《建设用卵石、碎石》两项国标修订内容分析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